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
当前位置: 首页 科技服务
优良牧草苏丹草的栽培技术

苏丹草原产于非洲的苏丹。在我国栽培已有几十年的历史,东北、西北及长江以南地区均广泛种植。为夏季高产饲料作物,适应性广,易于种植,一次种植可多次利用,且适口性好,为各种畜、禽、鱼所喜食,是当前饲养草食性鱼类的优质高产青饲料之一。苏丹草俗称鱼草之王,其产量高、营养丰富、饵料系数低(25-30)、养殖成本低、经济效益高,尤其是在资金短缺而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条件下,在草鱼养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。

一、栽培技术:

1)特性苏丹草为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,形状好像高粱,秆高1.5~3m,直径2~13mm,分蘖能力强,叶片宽线形,光滑无毛,主秆有5~12个节,其根系发达,具有耐干旱、耐肥、再生性迅速、适应性广、营养丰富等优良特点。一般情况下,每亩可产出鲜草12~15t,通常情况下7.5~10kg可产出鱼体重0.5kg,每亩苏丹草可产鱼总量250~300kg,因此,苏丹草可以算得上是夏秋季节养鱼的优良饲料之一;

2)土壤条件苏丹草在沙壤土、重黏土、微酸性土壤和盐碱地均可种植,其中以肥粘土壤为最适宜。种植前需先将地整理好,施足底肥,施肥量应结合当地实际,因地制宜,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量为5 00~1 000kg,或者播种时每亩施用氮磷复合肥10~15kg即可;

3)播种时间4月下旬至5月上旬,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8~30℃,最佳适宜生长温度为20~30℃;

4)播种方法一般有条播、点播和移栽三种方式。条播每行间行距30~35cm,每亩播种量1kg左右。点播各穴行距20cm见方,每穴播种10~15粒种籽。移栽:苗生长到10~15cm后便可以移栽,株行距20cm左右见方,每丛4~5根即可;

5)日常管理播种深度为3~4cm左右,播种后盖上2~3cm土,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,7~8天即可出苗,50~70cm时即可收割。初次收割留茬应短些,一般3~7cm即可,使其快速分蘖,生长更加旺盛。以后每15~20天收割一次,留茬可长些,一般为8~10cm。4月开始至10月霜降止,苏丹草一年可收割8~10次。每次收割完应进行除草、中耕、施肥(每亩施用农家肥125~150kg或尿素2.5~3kg)、浇水预防干旱。7~8月种籽收成后,如果老根长出新芽,仍然可以继续收割;

6)种籽生产对于留种部分的苏丹草,收割完2~3次后不宜再割,每亩一般能收获草种100kg左右。苏丹草种籽为黑褐色,且分批成熟,成熟一批便可收割一批。收割方法可采取剪穗、脱壳、晒干,并储藏于通风干燥处。另外,由于苏丹草种籽是老鼠、鸟类等喜爱的食物,因此在种籽成熟时要预防鸟类的危害,收藏种籽时做好防范鼠害工作;

7病虫草害防治:在种植苏丹草的过程中,应加强日常管理,勤除杂草,防止牛羊等牲畜践踏,预防病虫害,主要是防治蚜虫,如若发现采用0.5‰~1‰的敌敌畏喷洒即可;防治锈斑病,应将购回的种子用抗生素药物浸泡,如0.5%的金霉素就可达到预防效果。治疗方法:用0.1的井冈霉素叶面喷施,连续2d,最好在晴天下午施用,3d后即可治愈,以后每15-20d 用药1次。用药2d 后即可投喂,不会对鱼造成危害。

二、利用方式

苏丹草作为夏季利用的青饲料最有价值。乳牛在此时往往由于缺乏鲜 草而减产,如能栽种苏丹草,就能在仲夏季产多量鲜草,维持高额产乳量。干旱地区豆科牧草生长不良时,苏丹草可用作猪的牧草。

苏丹草的茎叶比玉米、高粱柔嫩,晒制干草也比较容易。喂肉用牛的效果和喂苜蓿、高粱干草也无多大差别。苏丹草的再生力强,第一茬适于刈割鲜喂或晒制干草,第二茬以后,可用于放牧牛、马和羊。并且要等到高度达30-40厘米以后开始放牧,避免植株被拔出和影响再生力,同时也防止氢氰酸中毒。幼嫩苏丹草的茎叶也含有少量的氢氰酸,但比高粱要低的多,随着植物的生长,含量减少,一般无中毒危险。

苏丹草茎叶产量高,含糖丰富,尤其是与高粱的杂交种,最适于调制青贮饲料。在旱作区栽培,其价值超过玉米青贮料,是各种家畜喜食的一种好饲料。苏丹草也是池塘养鱼的优质青饲料之一,“养鱼青饲料之王”的美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本文由畜牧所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