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
当前位置: 首页 科技服务
牧草春季播种前种子的处理技术

牧草大多为春季播种,为了保证播种质量,播前应根据种子的不同情况,采用去杂、精选、浸种、消毒、摩擦、接种根瘤菌等技术进行种子处理。

一、选种:目的是清除杂质、不饱满的种子及杂草种子,以获得籽粒饱满、纯净度高的种子。常用的方法有泥水、盐水和硫酸铵溶液选种法等,其中以硫酸铵溶液选种较为方便可行。

二、晒种:将种子摊开放在阳光下曝晒2~4 天,每天翻动3~4次,可以促进种子的后熟,打破禾本科牧草种子的休眠,提高发芽率。

三、浸种:有些种子存在休眠现象,有些则因湿度不适合不能发芽。为了促使种子迅速整齐地萌发和促进萌发前种子的代谢过程,加速种皮软化,可用温水浸种,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,可加快种子萌发。豆科牧草种子 5 千克,加温水7.5~10千克,浸泡12~16小时,其间换水1~2次;禾本科牧草种子每千克加水 5~7.5 千克,浸种 l~2 天,其间换水 1~2 次或3~4 次。浸种后放在阴凉处晾种,待表皮风干即可播种。如土壤干旱,则不宜浸种。

四、去壳与去芒:带有荚壳的种子和有芒的禾本科种子,都需要去壳或去芒,以利于播种。方法:可用石碾碾压或用破米机去壳。老芒麦、披碱草等有芒的禾本科牧草种子,容易堵塞播种机的排种管,可用去芒机或镇压器碾轧去芒。

五、种子消毒:用农药拌种,预防通过种子传播的病害。

六、豆科牧草硬实种子的处理:豆科牧草硬实种子,种皮有角质层,水分不易渗入,种子不能发芽,必须打破硬实,才能发芽。可在种子内拌上粗砂,然后用石碾碾压,或用碾米机、脱粒机、专用硬实擦伤机等擦伤种皮;也可用浓度 95% 以上的浓硫酸湿润种皮20~3 0 分钟,然后冲洗干净并晾干,或用 80℃的温水浸种 2~3 分钟,都可打破硬实。在大面积播种时,可取出播种量的 2/3 进行处理,留出1/3 不处理,然后将两者混合播种,以增强对不良环境的应变能力。

七、接种根瘤菌:在从未种植过同类豆科牧草或相隔 4~5 年后又重新种植的地块上播种豆科牧草,都应接种根瘤菌,以促进幼苗早期形成根瘤。接种的方法,可用工厂生产的专用根瘤菌剂拌种,也可以采集同类豆科牧草的根瘤,风干后压碎拌种,每亩用干根瘤1 0 克,已接种的种子应尽量在当天播完,避免日晒。 

八、种子施肥:用肥料拌种或浸种称为种子施肥。种子施肥可用无机肥,也可用有机肥,但以微量元素处理效果最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本文由畜牧所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