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
当前位置: 首页 科技服务
小麦春季管理指导意见

一、春季小麦基本情况

邢台全市小麦主体麦田苗情指标好于常年,主要特点是,一、二类壮苗面积大;群体适宜,个体发育健壮;冬季冻害较轻,返青恢复生长时间早。但是,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,主要受气温较高影响,有利于虫卵和病菌的越冬存活,易导致春季病虫害的发生蔓延;部分麦田群体偏大,存在倒伏危险。

二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措施

 对今年的小麦苗情特点,小麦春季管理要因天、因地、因苗制宜,分类指导,科学管理。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措施。

  1.搞好麦田镇压保墒

 于未浇冻水或浇水偏早、墒情较差的麦田,在小麦返青后,选择睛好天气时进行镇压,以破除板结、弥补裂缝、踏实土壤,起到提墒保墒作用。

  2.严重干旱麦田要抢浇“保命水”

 于干旱严重的麦田,要选择睛好天气,早浇返青水,以促进小麦返青生长。要注意浇小水,不要大水漫灌。结合浇水可追施5~7.5公斤尿素。

  3.突出抓好春季肥水分类管理

 对于墒情充足的壮苗麦田,要突出抓好肥水后移。春季第一次肥水推迟到拔节期(3月底4月初)进行,结合浇水,亩追尿素15~20公斤。部分群体偏大(返青期亩茎数在100万以上)的麦田,拔节前以控为主,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应推迟到拔节后(4月10日左右)进行。群体偏小(返青期亩茎数在60万以下)或墒情较差的麦田,第一次肥水管理要提前到起身初期(3月15日-20日)进行。

 4.科学控旺防倒

 于群体过大、有倒伏风险的麦田,除推迟第一次肥水时间外,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,要进行镇压或喷施生长调节剂化控,以控制小麦旺长,缩短基部节间,预防后期倒伏。

 5.及时防治小麦病虫草害

 强对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监测预报,及时开展科学防治工作。小麦返青后重点搞好红蜘蛛、根腐病、纹枯病的防治工作;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前适时进行麦田杂草化除;在4月下旬初,重点抓好小麦吸浆虫的蛹期防治;小麦抽穗后要强化“一喷三防”技术措施的落实。

 6.突出抓好科学防灾减灾

 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对可能出现的“倒春寒”、霜冻等气象灾害,要快速应对,及时采取准确的技术措施,最大限度的减轻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。


(本文由粮作所供稿)